DR160粗糙度仪是一款高精度的表面粗糙度测量仪器,可有效测量多种机械加工零件的表面粗糙度。以下是使用DR160粗糙度仪进行表面粗糙度测量的具体步骤: 一、前期准备
1.设备检查与校准
电源检查:确保粗糙度仪的电池电量充足或电源连接正常。若使用电池供电,检查电池电量是否足够,若电量不足应及时更换电池或充电;若使用电源适配器供电,检查电源适配器是否连接牢固,无损坏。
传感器检查:检查粗糙度仪的传感器探头是否干净、无损。轻轻擦拭传感器探头,去除表面的灰尘、油污等杂质,确保探头能够良好地接触工件表面。同时,检查传感器探头的连接线是否牢固,无松动或破损。
校准:在测量之前,需要对粗糙度仪进行校准。使用标准样板(已知表面粗糙度值的标准块)进行校准,按照粗糙度仪的操作说明书,将传感器探头放置在标准样板上,输入标准样板的表面粗糙度值,让粗糙度仪进行校准。校准完成后,取出标准样板,准备对实际工件进行测量。
2.工件准备
工件表面清洁:去除工件表面的油污、灰尘、切屑等杂质,避免杂质影响测量结果或划伤传感器探头。对于表面粗糙的工件,可以使用砂纸或锉刀进行适当修整,但注意不要改变工件的表面粗糙度。
工件固定:根据工件的形状和尺寸,选择合适的夹具或固定装置将工件固定在测量台上,确保工件在测量过程中不会发生位移或晃动。对于形状复杂的工件,可能需要制作专用的夹具。
二、DR160粗糙度仪测量过程
1.参数设置
测量范围选择:根据工件的表面粗糙度预估范围,选择合适的测量范围。粗糙度仪通常具有多个测量范围可选,如Ra(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z(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y(轮廓最大高度)等参数的测量。对于一般机械加工零件,通常选择Ra参数进行测量。
取样长度设置:根据工件的表面粗糙度和测量要求,设置合适的取样长度。取样长度是指测量时传感器探头在工件表面上移动的距离,它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一般来说,表面粗糙度越大,取样长度应越大。
其他参数设置:根据需要,还可以设置滤波方式、测量速度等参数。滤波方式可以选择2CR滤波或高斯滤波,用于去除测量数据中的高频噪声和低频形状误差。测量速度应根据工件表面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一般在0.1 - 1mm/s之间选择。
2.传感器定位与测量
传感器定位:将粗糙度仪的传感器探头轻轻接触工件表面,使探头与工件表面垂直。对于曲面或斜面工件,应调整传感器探头的角度,使其能够良好地接触工件表面。同时,要注意传感器探头与工件表面的压力不宜过大,以免划伤工件表面或影响测量结果。
开始测量:按下粗糙度仪上的测量按钮,开始对工件表面进行测量。在测量过程中,要保持传感器探头与工件表面的接触稳定,均匀地移动传感器探头,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粗糙度仪会在屏幕上实时显示测量结果,包括表面粗糙度值、取样长度、测量次数等信息。
3.多次测量与数据记录
多点测量:为了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应在工件表面的不同位置进行多次测量。对于形状复杂的工件,应在其关键部位和具有代表性的区域进行测量。每次测量后,记录下测量得到的表面粗糙度值和其他相关信息。
数据记录与处理:将测量得到的数据记录在笔记本或电子表格中,以便后续查询和分析。可以计算多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作为工件表面粗糙度的最终测量结果。同时,可以根据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如计算标准差、方差等,评估测量结果的离散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