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造工厂中,日常的生产品质检验,我们肯定会接触到如卡尺、千分尺、高度规、厚薄规(塞尺)、针规等量具,我们把这些量具叫做通用量具。本文以这些简单的量具展开讨论,看看这些量具到底还有什么需要我们重新认识的。
部分从事质量、生产管理或者一线的QC作业员,由于对这些通用量具缺乏基本的技能,导致经常发生误判的现象。如果一个工程师都对这些基础量具缺乏应有的认识,那么他制作出来的量具使用作业指导书也是误人子弟的。
这不是在夸大其词,由于现在大型高精密、全自动测量设备的普及,习惯的依赖性,使得这些本来是具备工匠精神的手工操作技能被逐渐忽略退化,正因为这样,我们现在想要再推行十几年前所流行的“通用量具+检具+高精密全自动设备”,这样的复合式检测模式,那是非常艰难的事情。
比如一个规格为20+/-0.15的直边规则产品,我们需要验证单个尺寸,完全可以在生产现场直接使用数显卡尺完成测量。但是正因为工匠技能的退化,即使是这样简单的一个尺寸,生产现场的人员都会对自己和卡尺没有半点信心。
他们会一致认为,只有送检到专业的检测中心去,让专业的检测人员用高精密的全自动投影仪、三坐标检测才准确,然后就是经过填写申请单、送检样品、样品登记、收件、检测作业排配等流程,如果遇上检测资源紧张,可能还要等上大半天才能出结果。这样,问题就来了,本来是在生产现场秒秒钟可以完成的检测,为什么非要送检,等上大半天才能出结果。
另外,对于检测中心,由于也习惯了高大上的全自动检测设备,本来是简单的尺寸,宁可排队,也要用高大上的设备来检测,这是一种通病,得治。
可见,对这些通用量具的一知半解,有的甚至是技能空白的QE、QC、检测人员还是存在的。这样的例子,在3~5年前已经发生在某生产品质检验现场,测量工程师亲眼目睹过某些质量工程师和项目开发工程师使用卡尺的姿势,那种斜视、不规范的动作,也许是环境造就,也许是非机械专业毕业,也许是其根本没有重视过。
不管是什么原因,既然自己从事了本职工作,就应该掌握岗位应尽的岗位技能。测量攻城狮多么希望这只是个案,可惜时至今日,已成常态。当然,我们不是鄙视这些不规范的行为,而是为这样的质量未来感到担忧。
假如有一天,停电停气了,高大上的设备无法运转了,刚好客户急着要简单的数据结论,如果是这样不规范的团队,估计会不假思索就缴械投降了,订单就是这样人间蒸发的。